-
@ 0b5f0269:f0f93f1b
2023-08-03 08:26:42室温超导体又称常温超导体(Room-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是指可以在高于0°C的温度有超导现象的材料。相较于其他的超导体,室温超导体的条件是日常较容易达到的工作条件。截至2020年,最高温的超导体是超高压的含碳硫化氢系统,压力267 GPa,其临界温度为+15°C。
在常压下的最高温超导体是高温超导体铜氧化物(cuprates),在138 K(−135 °C)的温度下有超导现象。
之往有许多的研究者曾怀疑室温超导体是否可能实现,不过超导的温度一再提高,其中也有许多是以往没有预期到,或是以往认为不可能的温度。
早在1950年代就有人提出在“接近室温”下出现的超导现象。若可以找到室温超导体,可解决全世界能耗问题、开发速度更快的电脑、用在先进的储存装置、超灵敏的感测器,以及许多其他的可能性。
2023年7月23日,来自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的韩国团队在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了一篇名为“The First Room-Temperature Ambient-Pressure Superconductor”(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的论文,描述了他们称之为LK-99的新型室温超导体。该论文还伴随着arXiv上的姊妹论文,一篇韩国期刊上的论文以及一项专利申请。多位专家对此表示怀疑,牛津材料科学教授Susannah Speller表示,“目前还为时过早,我们还没有得到这些样本超导性的有力证据”,因为缺乏超导性的明确标志,如磁场响应和热容量。其他专家也对数据可能被“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LK-99样本的缺陷”解释表示担忧,一位科学家质疑了研究人员使用的理论模型。
来源:维基百科 链接: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A4%E6%BA%AB%E8%B6%85%E5%B0%8E%E9%AB%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