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svjszwk
2025-05-20 15:44:43
#### 交易方程的谬误
(摘自罗斯巴德《人、经济与国家》)
…(欧文·)费雪以如下方式建立起了这个交易方程式:首先,设想一个单个的交易——史密斯以7分钱一磅的价格购买10磅糖。交易达成,史密斯给琼斯70美分,琼斯把10磅糖转让给史密斯。从这个事实,费雪不知怎地得出,“10磅糖与70美分被认为是相等的,这个事实可以如下表示:70美分=10磅乘以7美分/磅。”
谁“认为”10磅糖和70美分是相等的?肯定不是史密斯,糖的购买者。他购买糖恰恰是因为他认为两者的价值不相等;对于他而言,糖的价值大于70美分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他做了这笔交易。另一方面,琼斯,糖的出售者,则正是因为两种财货不相等的方向相反而交易,即,他认为70美分的价值大于糖的价值。因此,交易的两个参与者从不可能有相等的价值评值。
对于单个交易而言,根本不存在告诉我们任何有关经济生活的事实的这种“相等”。费雪方程式里的等号是非法的。其实我们还可以发现无数个这种不等式用它们来发表高深的论文和著作。
事实上,这不是等式而是同一性。这样一个等式,显然没有多少教益。它告诉我们有关经济生活的知识只不过是,一个交易中收入的总货币等于一交易中放弃的总货币——无疑是一个无趣的老生常谈。
我们能够拥有的唯一知识,是从行动学公理逻辑推导出来的。数学最多只能将我们先前的知识翻译成相对难以理解的形式;或者,它通常会误导读者。
价格是由参与者的供求决定的,而供求又是由两个财货在交易参与者的价值表上的效用所决定。这才是经济学理论中的有效方法,而不像数理方法那样毫无意义。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的谬误,其根源是在于这个深刻的错误:人的行动被从图景中抽象出去,东西被假定为掌控经济生活的因素。
费雪的方程式之所以能流行多年,是因为它被认为是传达了有用的经济学知识。它表面上证明了看似有道理的(基于其他原因)货币的数量理论。实际上,它一直只是在误导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