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太黨人
2023-07-26 16:53:22溽暑的夜晚,撩開紛紛雨幕,步去巨鹿路的玉芝蘭,食一席夏日川菜,雲朵一樣輕渺婉轉的川菜。是夜,玉芝蘭的主理人蘭桂均師傅,從成都來。
揮汗入座,玉芝蘭於森森的小樓裡,裊裊娜娜。泡一道冷萃茶來飲,龍井桂花雪梨冰茶,萃了漫漫四個小時,240分鐘的整幅耐心,彌足珍貴。茶湯傾入香檳杯中,極清,極冽,極香遠,於冰清玉潔裡搖曳人心,真是魅惑以及高級的。
開胃涼菜,捧上來玉芝蘭的招牌,熊貓攢盒,六個小碟子,呈現了川菜的各種妖冶滋味,從宮保到怪味,一應俱全。川菜的拿手好戲,便是於這些繽紛的滋味裡紛披穿梭,游刃有餘,弄出層巒疊嶂的水墨皴來。除了四川人,其他人大致做不來如此的跳脫靈動。最後一味清口,是一小碟雲南的甜筍。入口峻猛,收口秀甜,一只攢盒,滿分之作。蘭師傅說,這只盒子裡的開胃菜,今晚最辣最麻的味道都在這裡了,後面我們會越食越澹泊,越食越本真。
過中,是蘭師傅的絕活,川西一絕,坐杠大刀金絲麵。這七個字真是美,吃麵之前先吃字,一碗麵的芳名,如一句煉過字的詩,嚴絲合縫,字字妥貼。今晚的麵湯,是純素菌子湯,取小金鮮松茸、四川的乾羊肚菌和福建的乾紅菇共冶一爐,以菌子湯的香,配金絲麵的細,真是才子邂逅佳人,絕配。
白牛肝土雞燉花膠,土雞是靈魂,蘭師傅親手拎了四只好雞,從成都搭飛機來到巨鹿路,熬得的濃稠湯底,有天香,無化學塑料氣,添上白牛肝和花膠,真真矜貴可喜。蘭師傅說,白牛肝和花膠易得,而好雞不易得。這道菜寫上菜單,蘭師傅就有點睡不穩覺,擔心覓不到好雞,如何治得成好菜。
鴛鴦鮑魚,像是鮑魚的比較文學教科書,一個碟子裡,分列了鮮鮑與乾鮑各半切,旁襯一口撈汁的白米飯。這幅格局,有點像日本菜裡,食鰻魚飯,一半白燒一半紅燒,燕環肥瘦,安享一個人的默默選美。而廚家將鮮鮑與乾鮑,分別呈現在各自最好的狀態裡,自然是考究功夫的。
冷吃麻婆豆腐,像麻婆豆腐的一種慕斯版本,豆香濃郁,麻婆妖嬈。這是一個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碟子,中國人追求和爭論了一個世紀的難題,此時此刻,在蘭師傅的碟子裡,完美和諧了。天下大同,原來是如此美味的一件好人好事。
蘭師傅今晚我是初見,伊人走入來,我是一個驚奇不已,蘭師傅很像一個人,像汪曾祺先生,是汪曾祺先生的細皮嫩肉版,蘭師傅比汪曾祺先生骨骼更細緻俊秀一個度到一點五個度。汪先生江蘇高郵人,蘭師傅四川成都人,川和揚,一向緊密不分家。而蘭師傅的一口四川話,娓娓道來,真是好聽的。蘭師傅當晚頻頻說到的一個關鍵字,鮮,四川話說來,是炫的平聲,蘭師傅說好鮮啊,聽起來是好炫啊,平聲的炫,聽入耳,糯糯的,無火氣,真絢爛。
聽蘭師傅講了一會兒他在成都賣得響當當的江湖名菜,豆渣豬手。豬手燉得恰如其分,一大盆,下面墊滿豆渣,吸了飽飽的滷汁,下飯極香。三言兩語,讓我想起了張愛玲小姐青睞有加的一碗好菜,豆腐渣炒紅燒肉汁,張氏筆法寫來,豆渣累累結成細小的一球球,像碎肉。蘭師傅的菜,蘭師傅的容顏,跟兩代文學家奇妙的合轍,是當晚非常意外的欣喜。
這一晚的川菜,輕靈、悠揚、如詩如歌,沒有濃重調味料的狂轟濫炸,食來十分熨貼安詳。曾經想過,年過半百之後,就不食猛如虎的川菜了,今晚邂逅了蘭師傅雲朵般輕渺的川菜,讓我完全改變了想法。
圖片來自亞楠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