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ryptape
2025-05-23 01:08:23加密洞见
在比特币中引入通用程序组合与币委托机制
Joshua Doman 提出了一个 Graftleaf 的概念验证,旨在用一种简单而安全的方法在 Taproot 中实现通用程序组合和代笔委托。Graftleaf 是一个新的 Taproot 叶子版本(0xc2),使用附件来执行委托。Graftleaf 增加了两个关键功能:
-
组合:按顺序执行零个、一个或多个见证程序的能力,包括一个锁定脚本。
-
委派:在签名时添加其他支出条件的能力,可以包括程序和脚本的任意组合。
它们旨在通过支持复杂的脚本组合和委托来克服以前提案的局限性,承诺提高隐私性、可替代性以及与现有 P2TR 地址的向后兼容性。
为什么说 OP_CHECKCONTRACTVERIFY (CCV) 将会取代 OP_VAULT
帖子主要讨论了比特币脚本操作码 OP_VAULT(BIP-345)的现状,及其被OP_CHECKCONTRACTVERIFY(CCV,BIP-443)取代的可能。重要因素有:
-
CCV 是 OP_VAULT 的更通用版本,继承了部分功能,如金额模式(amount modes)、延迟跨输入检查(deferred cross-input checks)。
-
CCV支持替换多个脚本叶子节点(tapleaf),接口更简洁,脚本解释器实现更轻量。
同时作者也指出 CCV 的不足与未来可能的扩展:
-
当前缺少部分配套文档和工具,BIP 尚未完全完成。
-
可能需要 VAULT-decorator 操作码来实现某些高级功能,如解锁金库时必须抵押锁定、速率限制等。
尽管如此,CCV仍然是构建金库功能的更优基础。
通过自复制方式启用递归契约
Bram Cohen 提出通过向比特币脚本添加一些简单的操作码,以一种自然而直接的方式实现递归契约(recursive covenants)。他通过例子说明,一个实用且有用的脚本通过 Quine 自复制就可以实现,无需其他更复杂的技巧;编写递归契约的开发者必须意识到该方式的重要性。
Mempool Research 发布 UTXO 集的报告:比特币中近一半 UTXO 金额小于 1000 聪
在 2025 年 4 至 5 月期间的 OP_RETURN 大辩论中,将任意数据插入交易对 UTXO 集的影响的问题引发了大量讨论。Mempool 在这份报告中,对 UTXO 集进行了研究,强调了比特币 UTXO 集合碎片化和膨胀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小额交易和数据嵌入导致的 UTXO 增长,增加了节点运营者的存储和验证负担。关键结论有:
-
UTXO 集合的碎片化严重:目前约有 49% 的 UTXO 金额低于 1000 聪(约合 1 美元),这些小额 UTXO 大多采用 Taproot 地址格式,可能与数据嵌入方案(如 Ordinals 铭文)或相关的转移机制有关。尽管这些 UTXO 通常可被花费,但在被使用之前,它们会增加所有节点运营者的存储和验证负担。
-
铭文相关的 UTXO 占比显著:约 30% 的 UTXO 与铭文相关。
-
存在大量长期未动用的 UTXO:有超过 10 万个使用 Pay to Multisig (p2ms) 脚本的旧 Counterparty UTXO,且存在超过 10 年。尽管在总数(约 1.73 亿个 UTXO)中所占比例较小,但依然是 UTXO 膨胀的典型问题。
-
Taproot 成为最常见的 UTXO 类型:在所有 UTXO 类型中,Taproot(p2tr)占比最高,为 34.2%,其次是传统的 p2pkh(28.8%)和 p2wpkh(26.5%)。但是从 UTXO 所存储的总价值来看,Taproot 的占比相对较低,表明其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或数据嵌入。
报告最后也提到,对于继续增长的 UTXO 集,Utreexo 和 SwiftSync 是两种对保持比特币对广泛节点运营者可访问性的扩容方法。
比特币网络各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mainnet-observer 由开发者 @0xB10C 搭建并维护,将比特币链的多项数据呈现出来,可以看到:
-
目前挖掘一个区块所需要的平均哈希尝试:超过 ~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00 zeta 或 5×10²³)次
-
超过 42 个 BTC 现在永远丢失在可证明无法花费的 OP_RETURN 输出中
-
每日更新的「挖矿中心化指数」(带有代理池)
-
比特币挖矿高度集中,6 个矿池生产并挖掘了超过 95%的区块模板(截止 2025 年 4 月)
闪电网络路径查询:解决支付可靠性和路由限制
brh28 发起了关于闪电网络路由支付的讨论,聚焦「流动性的不确定性」(liquidity uncertainty)和路径发现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查询机制——允许节点以路径查询的形式,实现动态信息共享,推动了一个更加分布式的路由生态。这可以提高了大额支付的成功率,并减少对完整通道图的依赖。尽管在隐私方面仍存在一定担忧,但该方法为节点提供了一种可控的信息披露机制,有望革新现有的支付路由方式。
Bitlayer 和 Sui 实现了信任最小化的 BitVM 桥
Bitlayer 和 Sui 整合了 BitVM Bridge,推出 Peg-BTC(YBTC)——通过 BitVM Bridge 将原生比特币桥接到 Sui 生态中。BitVM Bridge 是一个由 Bitlayer 提供支持并由先进的 BitVM 智能合约框架支持的信任最小化桥。
Ark 协议的正式规范
Ark 近日发布 Litepaper: Ark: A UTXO-based Transaction Batching Protocol,阐述其技术基础。作为一种新颖的比特币扩容协议,Ark 实现了链下交易执行,同时让用户能完全掌控自己的资金。这一点通过引入「虚拟UTXO」(VTXO)得以实现,用户在链下交易,同时保留单方面退出至比特币主链的能力。Ark 同一个 operator 协作,将用户操作打包成链上承诺,在保持极小链上负担的前提下实现高交易吞吐量。这为比特币提供了一种简单易用的扩容方案,也为那些在主链上执行效率低下或成本过高的二层方案提供了落地空间。
精彩无限,不止于链
已知真实发生过的比特币攻击事件列表
这里列出了历年来在真实世界中发生过的、针对比特币/加密资产拥有者的攻击事件。
互联网资本市场:是开发者的自由通道,还是另一波 FOMO?
帖子讨论了互联网资本市场( ICM, Internet Capital Markets ),即去中心化平台——资金直接流向应用程序构建者和创建者。ICM 集众筹、代币发行和股权投机于一体,无需VC、银行或应用商店。2025年,越来越多独立开发者通过 X 和 Believe、Launchcoin 等工具直接发行应用代币,吸引大众投资。ICM 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融资壁垒,让创新更民主、门槛更低;但批评者警告,ICM 正沦为炒作和短期投机的温床,许多项目缺乏实际产品和长期价值。作者认为,ICM 模式能否成为 Web3 的下一个里程碑,关键在于其能否走出「投机成了产品增长动力」(speculation becomes product traction)的怪圈,实现真正的用户价值和持续创新。
-